近日,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二科团队通过人工智能导航机器人创新性地打造了“肺结节活检同步消融一站式精准诊疗服务”。该技术标志着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在人工智能与临床医疗应用深度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为肺结节患者带来诊断与治疗“一步到位”的全新体验。
肺结节诊疗,尤其是针对微小或位置深在、周围解剖结构复杂的结节,一直是临床诊疗的难点。传统方法依赖医生经验和影像引导,常面临定位精度不足、多次穿刺风险、穿刺诊疗过程不连贯等挑战。为切实解决这些临床痛点,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积极探索智慧医疗前沿,依托其强大的人工智能驱动能力,开创肺结节诊疗新方案。
这种人工智能赋能的“诊断与治疗一站式”服务模式,已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实践中展现出深度价值。近日,72岁的何叔(化名)发现右下肺结节半年,近期复查胸部CT右下肺实性结节较前增大,大小约1.0cmx1.3cm,全身PET-CT进一步检查提示高度怀疑周围型肺癌可能。家属急忙带着何叔到某大型三甲医院胸外科住院,打算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但由于何叔长期吸烟,有慢阻肺病史,肺功能检查提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因为何叔肺功能太差,难以耐受全身麻醉及外科手术治疗。经外院医生介绍,家属带着何叔到我院呼吸二科寻求肺结节微创消融治疗。
何叔入住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二科后,根据何叔相关检查结果及全身情况,陈绍森主任团队为何叔制定了肺结节活检同步消融一站式诊疗方案,采用穿刺导航定位机器人对何叔肺结节进行精准穿刺活检获取组织病理学证据并同时进行冷冻消融治疗。
(图1:陈绍森主任团队操作机器人进行肺结节活检+消融治疗)
术中,陈绍森主任通过导航机器人规划路径,快速引导穿刺针精准避开沿途复杂血管、支气管等,成功穿刺抵达目标肺结节位置。考虑到病灶的高风险性质,获取了足量组织进行快速病理诊断,再沿同路径、同入路点放置消融针,对目标肺结节病灶实施了精准的冷冻消融治疗。
(图2:红色圆圈内右下肺结节精准穿刺到位)
(图3:肺结节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肺腺癌)
(图4:冷冻消融针精准穿刺到肺结节内进行消融治疗)
术后复查CT显示肺结节病灶消融完全,达到预期满意效果。整个手术过程耗时1小时,一次性完成活检同步消融治疗,避免了多次穿刺定位的痛苦与辐射暴露风险,尤其对于何叔这样同时患有多种肺部问题的老年患者,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明显减轻了诊疗过程中患者的身心负担。
(图5:红色圆圈内肺结节病灶消融后)
“人工智能影像定位+机器人辅助+活检消融治疗”一站式诊疗服务的成功应用,实现快速定位、精准穿刺活检、同步消融,使肺部结节的微创诊疗效率大大提高,减轻患者痛苦和心理负担,提升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率先在佛山地区推出“肺结节一站式诊疗服务”,是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主动响应国家推进“医疗+AI”应用、提升优质服务可及性号召的具体行动。我院将持续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平台,深化临床实践与数据积累,优化服务流程,致力于为区域肺结节诊疗模式创新贡献宝贵的“佛山二院经验”。
专家介绍
陈绍森 呼吸二科主任 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病学专业,广州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呼吸微创分会委员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呼吸介入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结核病科医师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呼吸内镜与呼吸介入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肺部肿瘤专委会委员
佛山市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
专业特长:擅长肺部感染精准诊治、肺癌早诊、晚期肺癌综合治疗及呼吸微创介入技术开展,熟练掌握常规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硬质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经皮介入等呼吸介入诊疗技术,是佛山市内率先开展肺结节、肺癌经皮微创消融治疗的呼吸科医生,对肺部感染、肺部结节、肺部肿瘤及胸膜腔疾病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及深入研究。
来源: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