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9尊亨每一刻(中国·金沙贵宾会)官方网站-Weixin百科

Menu
临床集锦丨RC120导航定位机器人引导经皮肺穿刺,精准助力疑难病例
2025-05-20
返回列表

在肿瘤精准诊疗领域,经皮穿刺活检术是明确病理诊断的“金标准”,但传统手术高度依赖医生经验,存在定位偏差、并发症风险等痛点。近日,国内多家医院开展RC120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引导下多例经皮穿刺活检术。这项创新技术显著提升了穿刺活检的精准性,尤其适用于病灶微小、穿刺位置特殊等复杂病例。相较于传统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技术,该技术不仅有效避开复杂结构穿刺风险,更实现了手术时间的明显缩短,为临床诊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

 

案例一: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完成首例机器人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

 

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许飞主任的带领下,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医疗技术——金沙贵宾会尊亨每一刻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术成功开展。利用这一技术,为一位74岁重度慢阻肺患者精准锁定肺部可疑病变,仅通过“一针穿刺”,便获取到足量高质量组织样本,使得肺部疑难病变诊断有了“精准导航+超稳取材”的双重技术保障。

 

 

传统肺部穿刺活检长期面临两大棘手难题:一是病变定位难度大,特别是那些处于肺部深部或邻近重要器官的病变,难以精准锁定;二是取样风险高,患者呼吸运动极易造成穿刺偏差,多次穿刺不仅会显著增加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还会让患者承受更多痛苦。宝安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运用的机器人导航技术,有效解决难题。

 

机器人导航系统:

肺部穿刺的 “精密导航仪”

 

该系统借助 CT 影像构建肺部三维立体模型,如同为穿刺操作配备了一台精准的 “导航仪”。通过规划出最佳穿刺路径,即便病变隐匿在血管旁、气管间隙等危险区域,也能巧妙避开障碍,精准抵达目标,极大地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

 

 

高龄、高危患者的

“希望之光”

 

此次接受治疗的王先生患有极重度慢阻肺病,早年还因肺部重度支气管扩张感染切除了1/3肺叶。若采用传统穿刺方式,王先生不仅可能要承受高风险的多次穿刺,甚至可能因身体无法耐受而延误诊断。许飞主任团队凭借这项新技术的优势,成功为王先生获取了满意的肺部组织,并送检病理。

 

从“危险取材”到“精准捕获”

拓展微创诊断新领域

 

与传统活检技术相比,RC120导航技术优势显著:

  • 穿刺次数更少:实现一针到位,减少了反复穿刺调针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缩短手术时长,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风险。

  • 适用范围更广:让心肺功能差、高龄等被视为 “穿刺禁区” 的患者也有了明确诊断的机会。

 

 

患者穿刺路径规划图与穿刺针到位图

 

随着肺部疾病筛查的日益普及,肺部病变的检出率逐年上升。宝安区人民医院的这项技术创新,为肺部病变的精准诊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 “深圳方案”,尤其为高龄、高危人群开辟了微创诊断的新途径。许飞主任表示,团队将持续在呼吸介入领域深入研究,让更多前沿技术造福广大患者。

 

上文摘自:宝安人民医院集团公众号

 

案例二:PET-CT成像通过不同的显像药物

实现解剖结构和分子功能同步“可视化”,

搭载导航机器人,事半功倍!

 

 

这是一例73岁老年女性患者,胸部CT提示右肺有占位性病变。经多学科会诊,团队决定采用RC120导航系统辅助经皮穿刺活检。

 

患者PET-CT影像图,可见病灶环形高摄取区域

 

RC120系统结合PET-CT影像数据,自动生成三维立体模型,精准勾勒肿瘤位置、血管分布及穿刺路径。医生在系统中模拟穿刺角度与深度,预先规避高风险区域,制定最优手术方案。手术全程仅用10分钟,穿刺针一次到位,成功获取足量病理样本。术后复查显示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

 

 

患者穿刺路径规划图与穿刺针到位图

 

RC120让穿刺活检从“经验依赖”迈入了“精准导航”时代。尤其在复杂病例中,它不仅是医生的“第三只眼”,更是患者的“生命守护者”。"科技让诊疗不再冰冷,而是充满温度的希望之光。"随着RC120在全国三甲医院的逐步推广,精准诊疗正以可见可感的方式改变着肿瘤患者的生存轨迹。金沙贵宾会尊亨每一刻将持续深耕智能诊疗领域,以创新技术赋能临床,让更多患者受益于精准医疗的时代红利。

扫码关注我们
您想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公众号
Baidu
sogou